“有事好商量,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。”西市场街道纬十一路是典型的开放式小区。今年4月,西市场街道按照拆违拆临工作要求,对纬十一路8号楼前的违建房进行了拆除,拆除后的空地面积约四百平方米,涉及10个单元,共141户,居民对此地如何利用意见不一。经过前期电话沟通、发放问卷和入户调查,汇总为三大诉求:一是扩大原有便民车棚,增加非机动车停放率;二是安装健身器材,满足居民群众锻炼需求;三是加强区域规范治理,倡导居民文明公约。在广泛征求并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,以“拆违拆临后如何做到便民利民”为题邀请居民代表、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政协委员先后进行了两次集中商量。通过面对面协商,确定了工作方向,调整了工作方案,融入了群众期盼,进一步汇聚了智慧,达成了共识。
“商量”是一个有温度的传声筒
“感谢政协委员、相关部门和街道领导为我们小区这么一小块地方的建设费尽心思,反复调研,多次商量。”纬十路社区的老居民李福云说:“拆违拆临后,大家对这个空地利用意见不一。既要满足自己的需求,又要为别人着想。我建议车棚和健身广场都要建,满足老人、年轻人、儿童等不同人群的需求。”李阿姨还表态,作为居民代表,一定正向引导和宣传,把好事办好。”
“我之前看车棚的时候,周边居民车辆、做生意的三轮车,都进来停放,导致车棚和周边环境脏、乱、差。所以,我建议制定相应制度,规范车棚管理。” 居民代表王春娟从自身经历谈了自己的观点。
“有人反映健身广场噪音大,我认为这就需要居民自治,要有公共意识和公德意识。另外,考虑到车棚的管理问题,我建议在车棚内安装停车桩,引导大家有次序停放车辆。” 居民代表孟大爷说。
商量让我们的群众越来越理性,越来越客观,经过多次实地沟通、集中商量,居民的意愿和诉求更加丰富、具体、集中,阐述更加系统、条理、由点到面,推己及人。真正体现了我们基层社区大家庭的温度。“商量”提供了委员履职的平台
“西市场街道围绕拆违拆临后如何做到便民利民组织委员、相关部门等开展调研,我能参与其中感到十分荣幸。”政协委员刘相路说,“经过多次实地查看,我感觉,对于寸土寸金的西市场来说,这是一块非常珍贵的地方。我建议,一是要因地制宜,在保留车棚的基础上建设健身广场;二是社区要制定相应的制度,规范使用。”
政协委员周卫也有自己的观点。他说,“拆违拆临后的这块空地,事关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和切身利益,一定要科学规划。既要满足大家需求,又要符合相关政策。比如,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,确保消防通道和急救通道畅通无阻。”
政协委员通过多次深入现场、深入居民身边调查研究,掌握第一手资料,形成委员观点,彰显了政协委员在“商量”平台的重要作用。事前的充分调研,事后的追踪落实,都体现着人民政协协商为民的具体实践。
“我们这块地方是否符合安装健身器材?”“是否能安装一些适合我们老年人使用的器材?”面对商量过程中居民的顾虑,体育局曹峰局长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,他表示,“经过实地查看,小区完全符合规定,由体育局按相关流程操作,尽快让大家能用上健身器材。同时,考虑到健身主体为老年人,适用于老年人的器材占70%。我们体育局还可以安装棋牌桌,满足群众休闲需求。”
执法中队陈加胜提醒大家:“车棚必须原拆原建,我们将全力配合相关部门施工,尽快让群众看到我们商量的成果。”
纬十路社区许爱丽表示:“根据居民的诉求,结合各位委员的建议,会后将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公示,如无其他意见,预计八月初就可以施工。”
通过商量,不仅让群众的诉求直接变为了部门落实的具体方案,而且还更加具体,更加符合群众的需要。政府的决策,不再是简单粗暴的给予,而是融入了群众智慧,充分体现了对群众的尊重。
“‘商量’平台是一个有温度的传声筒,是接地气的委员履职渠道,是部门倾听民意的重要途径。希望今后遇到需要商量解决的问题,我们大家继续来‘商量’”。政协委员联络室主任田胜利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