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5日出版的《人民日报》在“议政建言”版以《来到群众中商量身边事(协商之路)》为题,对济南政协探索议政协商新机制出台“商量”平台的经验做法进行了重点推介。
一张圆环形桌子,九名各方代表,闪光灯下,观点往复交锋。
这是电视专题栏目“商量”的现场,官员、专家和群众,围坐一起,商量城市建设如何建绿透绿。
这一幕,源于山东济南政协的一个创举。
有事好商量,政协来搭台。“商量”是济南市政协2017年创办的协商民主平台。每个月,政协委员、专家学者、政府部门代表与市民群众,都要围绕一个主题,展开体验式调研,深入基层现场商量,在此基础上重点组织一次集中商量,整个过程媒体全程全面参与,并形成40分钟专题电视片,在当地公共媒体黄金时段播出。
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,济南政协已经组织了9个专题的“商量”,网络视频点击量超过10万人次。济南市政协主席雷杰说,要让“商量”成为围绕中心、问计于民的平台,让更多委员和群众参与进来,共同为大局建真言、献良策、出实招,促进更广泛的共识,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。
讨论身边事,视角向基层延伸,观点碰撞中凝聚共识
大清早,济南燕山社区大食堂门口,一位大爷提菜而归,王宏勇一个健步迎上去:“大爷您好,您在哪买的菜?市场离家远吗?步行多长时间呢?”
王宏勇是济南市政协委员,特来调研市民家门口的便民服务。
“拆违拆临”后买菜不方便了怎么办?家门口的口袋公园该怎么建?公交线网如何优化让百姓出行更方便?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怎么更接地气?这些老百姓生活中的身边事、小期盼,都是“商量”的大事,各方都在“商量”这个平台上拉拉理儿。
小切口、高关注,“商量”扎到群众中找话题。在“双月协商”“界别协商”等形式的基础上,济南政协拓宽了协商渠道,向基层延伸。“商量”的选题,一方面来自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实事,另一方面,还通过网络、手机客户端、微信公众号等向社会征集话题意见。
“商量”甫一诞生,时值济南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,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城永远在路上,“商量”前两期,便确定了“创城无止境”专题,分别关注斑马线上的文明和便民服务设施;在济南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之际,“商量”围绕“拥抱母亲河、迈向新时代”开展调研和协商。
“这些话题件件回应市民关切,不贪大,只唯实,群众有话说,相关部门的难处也可以摆出来,大家相互体谅共同分析,分歧消散于无形,谈笑间增强了共识。”济南市政协委员李丽说。
基层治理更细致、更复杂,基层“商量”是法宝。中共槐荫区委专门发文,要求全区用好区政协的“商量”平台,目前已建立了覆盖区、街道、社区(村)三级的“商量”平台。槐荫区裕园社区党委书记刘云香就尝到了甜头。
老旧小区的车辆管理历来是难题,僵尸车、大型车多,停车人群和无车的人、老年人等存在利益冲突,互不相让,如何破解?刘云香在统计调研的基础上,组织了一期“商量”,当事人坐到一起,同时邀请了律师、交警、治安等专业人士,拉拉家常、道道理儿,利益分歧仍在,但最终能达成共识——生命大于天,乱占小区道路,堵塞的是每个人的生命通道。如今,小区通过城管执法调度,实现了车辆微循环,基本做到管理有序。
“‘商量’搭建了一个平台,主要是把各方专业资源连接起来,通过协商民主,化解社会矛盾,消解了情绪,在这里通过厘清模糊的认识,使冲突的观念达成共识。”刘云香说,“社区像个大家庭,有事坐下来商量,是个非常有效的方法。”
搬来马扎子调研,围着大圆桌讨论,用制度护航务实风
去年10月,槐荫区和谐广场十字路口,早高峰时人潮涌动。
济南市政协副主席段青英头戴小红帽,手拿小红旗,臂戴红袖章,在十字路口忙得不亦乐乎。
这一天,她带领部分政协委员,体验斑马线上的文明管理。“当时现场指挥路口交通,引导学生和路人过马路,发现了一些之前没有注意到的问题。”
真调研、真协商,济南市政协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成为有力保障。去年11月和今年2月,济南市政协陆续出台了“商量”《工作规程》和《工作流程》,规范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、流程分工和时限要求等,保障平台有序有效运行。其中明确提出,现场商量不少于3次。
目前,济南市政协还成立了“商量”领导小组,下设办公室统筹协调。每个专题由驻会副主席任组长,带队进行现场调研,一个专委会承办,一个县区政协参与协办、一个市级民主党派参与,邀请市和县区二三十名政协委员参加现场“商量”、集中“商量”和相关调研活动。
调研乡村振兴,坐到田间地头、村委大院;了解黄河公园建设,深入岸边社区、湿地;调研生活环境绿化,走进公园、入户走访。“商量”的每个专题,都组织了六七次现场调研,深入实际,了解具体情况。
“相关部门、政协委员都带着小本子,搬来马扎子,跟老百姓围坐一起,聊一聊心事,道一道愿望。”李丽说,有时候直奔居民家里,有啥说啥,“有些老年人的建议非常有启发”。
走街串巷、深入调研,研究实际,解决问题才能有效、接地气。李丽说:“‘号准脉’,这对委员们的综合素质是个巨大的考验,一个专题下来像扒了一层皮。”她的整本调研笔记密密麻麻,为了把“建绿透绿”这个问题研究透,搜集的素材达10斤。“‘商量’是个严肃的协商过程。”她说,“商量”启动规格高,有制度保障,很务实,每一期都要求必须协商出符合实际的解决方案。
带着一手资料,调研团队再通过圆桌会议,进行一次集中“商量”,开门协商。群众代表、政协委员、市直部门坐到一起,意见往来交锋,观点相互碰撞,圆桌会议成为群众和委员、专家、部门协商沟通的平台。
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委员会副主任罗卫东说,在“商量”这个平台上,我们市直部门可以将市委市政府的政策进一步说清楚、讲明白,面向公众进行宣传,有利于全社会凝聚共识,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大局。
济南市政协委员董建霞观看了“黄河湿地公园专题”,“有委员提出建设鹊华湖,专家也表示已纳入规划,职能部门提出不同意见,表示建在黄河大堤附近会影响黄河安全,”她说,“尽管有不同观点,只要亮出来,最后还是增进共识,尽量不在大堤附近开挖建湖。”
坚持党的领导,让“商量”落地有声
“拥抱母亲河、迈向新时代”这期“商量”,一度引起了外国专家的重视。
看到成果后,编制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规划的外国专家团,专门邀请了济南市政协进一步“商量”。7月11日,在济南“黄河国家公园规划设计”专家座谈会上,公园设计单位美国SOM公司的外国专家表示,“商量”提出的湿地公园建设要凸显济南文化元素、黄河文化元素等建议,在规划中得到了充分吸纳与体现。
对于每一专题的“商量”成果,济南市政协都及时汇总整理,报送济南市委市政府或有关部门,扮演好民声“传声筒”的角色,并在后期组织媒体回访“商量”成果落地情况,推动“商量”成果进入决策程序。
“‘商量’是一个协商民主的平台,各方都可以‘在’政协协商,这不是‘和’政协协商。我们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始终,重要问题及时向市委请示,重要事项及时向市委报告。切实做到献策不决策、帮忙不添乱、到位不越位。”雷杰说,“坚持把为大局服务、为群众服务作为开展‘商量’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通过‘商量’,更好地把党政决策宣传下去,把群众诉求反映上来,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,营造和谐稳定氛围。”
“商量”开展以来,引起社会关注,已经成为济南的一张亮丽的名片,在济南电视台创下了同期节目收视率最高点。济南市委要求进一步完善“商量”平台,并将其作为济南市贯彻十九大精神、推进协商民主建设的具体措施,写进了市委文件。
今年6月,济南市启动新一轮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,市规划部门主动预约,将规划编制放到“商量”平台上讨论,问政于民、问计于民、问需于民。
阅读原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