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2025年度政协协商工作计划安排,9月11日上午,区政协召开“立足资源优势,做强产业特色,实数融合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”商量座谈会。区政协主席、党组书记韩军出席会议并讲话,区政协副主席、党组副书记朱军主持会议。
会上,与会市、区政协委员及企业、专家代表结合前期调研情况,围绕商量主题提出了意见建议,相关区直部门对委员、企业及专家代表的建议进行了现场回应。
韩军在听取了交流发言后指出,此次商量活动旨在推进我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,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,助力推动区委“433”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。与会委员、企业及专家代表作了高质量发言,各部门进行了积极回应,达到了凝聚共识、共谋良策的目的。
韩军强调,一要提高思想认识,深刻把握“实数融合”的时代价值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:“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”,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路径。在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,国家及地方纷纷出台相关文件政策。今年,济南市召开了全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工作推进会议,把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等作为主导产业。我区也将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、专用装备、人工智能等纳入“433”现代化产业体系。我们必须抢抓数字经济发展之先机,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,把实数融合作为我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,不断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壮大。二要立足区情实际,在扬长补短中厚植新优势。近年来,我区坚持以“智改数转”为突破口,全面实施“制造业数字化提标工程”,统筹推进数字基建升级、产业赋能创新、企业转型提效、政策环境优化等重点工作,全区工业经济呈现“稳中向好、量质齐升”的良好态势。但当前我区工业数字化转型仍面临诸多挑战:如辖区部分工业企业仍处于数字化转型的浅度阶段,部分中小企业存在转型资金短缺、专业人才匮乏、数字化转型意识不足等问题。因此,我们要扬长补短,加力奋进,通过做强集成电路、高端数控机床与机器人、专用装备、人工智能等引领产业和未来抢滩产业,实现龙头企业项目集聚,加大资本赋能力度,强化高端人才引育。三要聚焦工作重点,奋力推动实数融合取得新突破。要提高数字技术创新能力,提升基础软硬件等的供给水平,推动成果转化。要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,促进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化发展、规模化部署和产业化应用。要大力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,培育技术、资本、人才、数据等多要素支撑的数字化转型服务生态。四要发挥政协优势,为工业领域实数融合汇聚强大合力。全区各级政协组织要把服务工业领域实数融合作为履职重点,不断凝聚共识、智慧和力量。要组织委员进园区、进企业、进车间,加强交流沟通,形成“数字化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”的行业共识。要围绕“数据要素+制造业”“人工智能+”等课题,形成提案、社情民意信息等,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。要建立“协商—办理—反馈—再协商”的闭环机制,确保建言成果真正转化为发展动能。
部分市、区政协委员,区委人才办、区科技局、区工信局、区金融运行监测中心、济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、区大数据局主要负责同志、分管负责同志,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、九阳股份有限公司、山东天岳先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德迈国际产业集团、济南移动槐荫区分公司、济南利江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负责同志,区政协办公室、区政协学提处主要负责同志、分管负责同志参加会议。